10项举措!一起了解苏州大学本科生资助政策
精彩推荐
1.快来测测你是不是出“色”苏大人!2.全国英语竞赛一等奖!这里有一份学霸的英语学习宝典等你查收~3.我爱你,中国!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促进教育公平是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问题,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了学前至研究生教育阶段全覆盖,从制度上保障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顺利入学。
目前,我校已建立起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校内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多种方式的资助体系。
1. 绿色通道
我校建立“绿色通道”,对被录取入学、无法缴纳学费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
2. 国家奖学金
特别优秀的学生,从二年级起可申请获得国家奖学金,每人每年 8000 元。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荣誉证书,并记入学生的学籍档案。
3. 国家励志奖学金
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二年级起可申请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每人每年 5000 元。颁发省教育厅统一印制的荣誉证书,并记入学生的学籍档案。
4. 国家助学金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后可申请国家助学金,解决在校期间的生活费,平均每人每年 3300 元。学生在“江苏学生资助”微信公众号填写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暨国家教育资助申请表》,于每年秋季开学向我校提出申请,我校每学年评定一次。
5. 国家助学贷款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解决学费与住宿费,本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 元,在校期间利息由国家承担,贷款期限原则上按学制加 15 年确定,最长不超过 22 年。
国家助学贷款包括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与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主要以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为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向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咨询办理。没有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学生,可向我校学生资助部门咨询办理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
6. 应征入伍服兵役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及学费减免
对应征入伍服兵役的高校在校生及毕业生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实施一次性补偿或代偿;对退役后复学的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实行学费减免;对退役一年以上、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给予学费减免。补偿或减免金额根据学生在校期间每年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确定,本科生每生每年不超过 8000 元。
7. 基层就业学费补偿
赴苏北相关符合条件的基层单位就业的省内外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将于服务期满 36 个月后由政府一次性返还其攻读最后学历期间所缴纳的学费。学费补偿额度按其在读期间实缴学费金额确定,本科生每生每年补偿金额最高不超过 8000 元。(申请者需要在就业之日起+八个月内进行资格申请)。
8. 学费减免
对在我校就读的全日制残疾本科生免除学费,资助标准按其在读期间实缴学费金额确定,本科最高补助8000元。对于原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本科生(脱贫之日起五年过渡期内)减免学费,按实缴学费金额确定。
9. 勤工助学
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可以在我校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原则上每周不超过 8 小时,每月不超过 40 小时。
10. 校内资助
我校利用从事业收入中提取的资助资金以及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助资金等,设立校内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伙食补贴、减免学费等。
我校积极探索发展型资助新体系,着力构建新形势下资助育人新模式,深度融合“智慧资助”“隐形资助”“精准资助”,在规范管理上下功夫、在立体帮扶上下功夫、在激活动力上下功夫,把资助育人工作做实、做细、做到学生心中,提升资助精准性有效性,切实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安心就学护航、健康成长引航、顺利成才守航、职业发展助航,不让任何一个苏大人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掉队。
一、规范管理筑同心,融通数据应助尽助
规范资助工作。落实资助“四清”准则,做到资助程序清、办理手续清、困难情况清、受助明细清。从深入摸排、精准识别、准确定级、资助分配上做到数据互融互通,形成智慧闭环。
夯实摸排工作。结合迎新网大数据分析、电话调研、云家访等,预先梳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掌握学生家庭实况、困难实情,提前制定资助方案。利用好新生入学报到的关键节点,开辟绿色通道,面对面了解学生困难,解决学生疑惑,办理助学贷款,发放“励志助学包”,解决入学难题。
强化精准资助。利用大数据,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大数据、无感知、不评议的精准资助,兼顾公平和学生的自尊,做到对学生无声的关怀。依托省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与扶贫办、残联联动,精准资助原建档立卡、低保、孤儿、残疾、特困供养等五类特殊困难学生。
二、立体帮扶暖人心,融合资源助学筑梦
综合使用“显性+隐形”、“家+校+社会”的创新型帮扶方式。组建帮扶团队,强化帮扶效果。通过组建一对一、多对一的困难帮扶团队,立体化构建教育帮扶体系,实现情感温暖、认知调整、心理疏导,达成助困、暖心、引领的帮扶目标。
拓展资助渠道,争取社会资源,积极拓宽解困助学路径。学校先后与江苏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吴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开展资助育人工作,先后开展“苏州大学•隆力奇圆梦助学计划”、东吴人寿-苏州大学“阳光育人暨百城千人”助学计划,探索校企合作“一帮一”+“爱心学社”助学模式、校企合作“二帮一”+“知名企业家”助学模式。
把握急难愁盼,懂得学生关切与实际需求。从冬日里的暖心与关心、假期里的走访与慰问到危难时的帮扶与救助,学校始终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对于因疾病、意外、灾害等致贫返贫的学生,切实保障需求、及时发放补贴、帮助度过难关。据统计,近两年我校资助因新冠肺炎疫情和暴雨洪灾等突发困难学生近千人,发放补助60余万元。
三、激活动力强信心,融入实践助力成才
用好指挥棒,激励学生自助助人,感恩回馈。将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作为评奖评助必要条件,发挥奖助学金对学生思想品德塑造的引导作用。共抗疫情,2020年度学校获奖获助学生均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人均参加活动时间达57小时。
用好身边人,选树优秀学生榜样,示范带动。学校每年组织“自强之星”评选活动,并专门安排“自强自立标兵”参加学生标兵宣讲团,连续多年在校内评选“勤助之星”。除此之外,学校还以受助学生为对象,开展诚信教育、征文、微电影、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的资助育人活动。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联系方式
办公地址:天赐庄校区华丰楼304
联系电话:0512-67169512
联系邮箱:yqgu@suda.edu.cn
苏州大学新媒体中心
资料来源:学生工作部(处)
编辑:荣幸
觉得不错,点个在看↓↓↓